2025年第44周安全周报 | 本周安全要闻速览
● 《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8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网络安全法》的决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2016年制定的《网络安全法》是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此次修改,适应网络安全新形势新要求,重点强化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加强与相关法律的衔接协调。为了回应人工智能治理和促进发展的需要,修改后的《网络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支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训练数据资源、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安全监管,促进人工智能应用和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 等级保护标准体系再完善:六项新技术公安行标正式发布
近日,涵盖边缘计算、大数据、IPv6、区块链、云计算及5G接入安全领域的六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公安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些标准聚焦新技术领域安全痛点,从安全扩展要求、测评扩展要求等维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为新技术场景下的安全防护提供技术指引。此次六项标准的集中发布,是对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和测评要求的系统性扩展,针对新技术领域的安全特性与需求,从技术、管理等维度明确了具体的安全要求与测评规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可为行业主管部门、运营者、安全厂商、测评机构等相关方在新技术领域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来源:公安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中心
● 8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获批发布
近日,公安部发布的2025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公告》,由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8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具体如下:
一、强制性标准,将于202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1.GA 1277.12-2025《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12部分:网络直播服务》该标准规定了网络直播服务安全管理要求,适用于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落实网络直播服务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2.GA 1277.13-2025《互联网交互式服务安全管理要求 第13部分:网络支付服务》该标准规定了网络支付服务安全管理要求,适用于互联网交互式服务提供者落实网络支付服务安全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二、推荐性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1.GA/T 1390.6-2025《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6部分:边缘计算安全扩展要求》该标准规定了采用5G技术的边缘计算网络系统(不含运营商核心网)的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安全扩展要求,适用于采用5G技术的边缘计算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建设和监督管理。
2.GA/T 1390.7-2025《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7部分:大数据系统安全扩展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大数据系统等级保护对象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安全扩展要求,适用于大数据系统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建设和监督管理。
3.GA/T 1390.8-2025《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8部分:IPv6网络安全扩展要求》该标准规定了IPv6网络等级保护对象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安全扩展要求,适用于IPv6网络等级保护对象的安全建设和监督管理。
4.GA/T 1390.9-2025《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第9部分:区块链安全扩展要求》该标准规定了区块链等级保护对象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安全扩展要求,适用于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安全建设和监督管理。
5.GA/T 2347-2025《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云计算测评指引》该标准给出了云计算平台和云服务客户的业务应用系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活动的指引,适用于网络安全检测评估机构对云计算平台和云服务客户的业务应用系统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活动,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参照使用。
6.GA/T 2348-2025《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5G接入安全测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采用5G技术的边缘计算网络系统(不含运营商核心网)的第一级到第四级的安全测评扩展要求,适用于指导网络安全检测评估机构、运营使用单位及主管部门对采用5G技术的边缘计算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安全测评,也适用于网络安全职能部门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监督检查时参考使用。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 我国正式签署《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签署仪式在越南河内举行。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埃及、英国、澳大利亚等71个国家和欧盟正式签署公约。此后,该公约将继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至2026年12月31日。2019年,《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谈判正式开启。2024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在纽约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公约。这是网络领域由联合国主持制定的首个国际公约,将为各方合作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提供务实、有效的综合性法律框架。我国是公约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为推进公约谈判、促成公约通过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规定,公约将于“第四十份批准书、接受书、核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后第九十天起生效”。
来源:中国国际法前沿
● 新版《商用密码检测机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业务)目录》发布
10月27日,国家密码管理局发布公告,更新发布《商用密码检测机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业务)目录》,用以取代2024年11月11日国家密码管理局公告(第49号)发布的《商用密码检测机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业务)目录》。公告再次明确,未取得商用密码检测机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业务)资质的机构不得面向社会开展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业务。《目录》显示,共160家密评机构取得商用密码检测资质,其中112家为2024年11月首批获证,48家机构为本批新取得密评资质。从地域分布上看,本次评审主要填补了黑龙江、西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个省级行政区的密评机构空白。至此,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含兵团)均拥有本省密评机构。
来源:国家密码管理局
● 瑞典国营电力公司遭遇勒索软件攻击
10月28日监测发现,瑞典电力公司(Svenska kraftnät)于当地时间10月27日晚间确认遭遇勒索软件攻击,导致约280GB的内部数据可能被窃取。该公司首席信息安全官Cem Göcgören在声明中表示,此次事件影响了"有限的外部文件传输解决方案",但电力供应未受影响,关键任务系统保持安全运行。并强调非常重视此次数据泄露事件,并已立即采取行动。该公司已向警方报案,并正在与国家网络安全部门(MSB)密切合作,以评估事件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勒索软件团伙Everest声称对此次攻击负责,此前该组织曾对都柏林机场、阿拉伯航空以及美国航空航天供应商柯林斯宇航实施攻击,导致9月份欧洲多个城市的航班运营中断。
来源:网空闲话plus
● 美国环保局发布新版网络安全规划工具 助力供水系统防范与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美国环保局(EPA)发布新增及更新的网络安全规划工具,核心助力全美供水系统防范与应对网络安全事件,保障饮用水与污水处理运营安全,是对 8 月 “900 万美元赠款 + 十大网络安全建议” 举措的延续。此次发布的工具包括:更新后的《污水处理机构应急响应计划指南》、新的《网络安全事件响应计划》模板、应行业需求的两份《事件行动清单》(覆盖野火、网络安全事件等),以及《网络安全采购清单》(评估供应商安全实践)。同时提供配套支持,如 “供水行业网络安全评估计划”(免费评估漏洞),并要求计划制定需整合州监管要求、与外部承包商协作、对齐内部现有流程。环保局强调,供水系统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当前行业面临网络攻击威胁,这些工具与资源将帮助供水机构填补安全缺口,强化网络韧性,推进 “保障清洁安全饮用水” 的核心使命。
来源:Industrial Cyber
● 俄罗斯食品安全机构遭DDoS攻击,导致全国食品运输系统一度瘫痪
俄罗斯食品安全机构Rosselkhoznadzor(联邦兽医和植物卫生监督局)日前遭受大规模DDoS攻击,导致其食品运输系统中的Mercury平台和Saturn追踪系统下线,全国食品运输受阻。该机构负责动植物检验检疫,是联邦农业部下属单位。受攻击影响,主要乳制品和婴儿食品生产商因无法签发肉类、奶类等动物产品所需的电子兽医证书,导致运输被延误数小时。行业协会组织紧急启用了Mercury备用方案维持运转。事件发生当天,官方就称系统大部分已恢复,且当天处理超1450万份电子文件,但这已是Mercury系统今年第四次遇袭,6月类似事件曾迫使企业改用纸质证书,并扰乱供应链。事件再次凸显关键基础设施在网络攻击下的脆弱性及电子认证体系对食品流通的重要性。
来源:securityaffairs
● MITRE 推出 ATT&CK v18 版本及咨询委员会,通过新增资产对象实现工业控制系统(ICS)框架扩展
非营利组织MITRE随ATT&CK v18版本发布,对 “工业控制系统 ATT&CK 框架(ATT&CK for ICS)” 进行核心扩展,同时成立 “ATT&CK 咨询委员会”,旨在提升框架对工业场景的适配性与社区协作效率。此次 ICS 框架更新的核心是新增 3 类资产对象(DCS 控制器、防火墙、交换机),并引入 “关联资产” 字段解决行业术语差异问题,同时优化现有资产描述与平台映射;v18 版本还覆盖多领域威胁:企业领域新增 Kubernetes、云数据库等攻击技术,移动领域补充 Signal/WhatsApp 设备滥用防护,网络威胁情报领域扩充朝、中相关攻击活动内容,并将 “防御规避” 战术拆分为 “隐蔽” 与 “削弱防御” 两类。MITRE 计划 2026 年进一步扩展资产覆盖行业、优化检测模型,同时启动 v19 版本开发;新成立的咨询委员会将整合 “终端用户、厂商、政府、学术界” 意见,确保框架贴合实际防御需求,持续作为公共资源服务全球网络安全社区。
来源:Industrial Cyber
● CISA 推出微软 Exchange 服务器安全指南,详解加固最佳实践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三国网络安全机构(CISA、NSA、ACSC 等)于 2025 年 10 月联合发布《微软 Exchange 服务器安全最佳实践》指南,核心应对 “微软终止旧版 Exchange 支持后,本地部署服务器面临的升级威胁”,同时响应电子邮件基础设施持续遭攻击的现状。指南围绕 “预防优先” 原则,提出多维度加固措施:一是基础维护,要求定期安装补丁、使用工具验证更新、淘汰旧版服务器并迁移至订阅版;二是配置与防御,应用安全基线、启用内置防护工具、部署 EDR 与邮件过滤功能;三是核心加固,聚焦认证(转向现代认证 + MFA)与加密(统一 TLS、防范中间人攻击);四是补充措施,含 HSTS、RBAC 权限控制、防范邮件欺骗等,整体贴合零信任原则。指南发布机构强调,Exchange 服务器是高频攻击目标,未加固系统面临数据勒索、间谍活动等即时风险,关键行业组织需优先落实,同时该指南可补充现有事件响应与专项指令,形成完整防护体系。
来源:Cyber Security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