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48周安全周报 | 本周安全要闻速览
● 以可信安全促数据要素流通,《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发布
为引导和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规模化流通共享使用,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近日,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到2028年,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技术、生态、标准、安全等体系取得突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基本建成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各领域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生态体系。《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三大行动。一是实施可信数据空间能力建设行动,通过构建可信管控能力,提高资源交互能力,强化价值共创能力,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的核心能力体系。二是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培育推广行动,主要是布局企业、行业、城市、个人、跨境五类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应用推广,探索各类数据空间的场景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三是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筑基行动,围绕制订关键标准、攻关核心技术、完善基础服务、强化规范管理、拓展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全面夯实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基础。
来源:国家数据局
● 四部门联合印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日前,公安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惩戒办法》是保障《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贯彻实施的重要配套文件,也是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颁布实施2周年之际,进一步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惩戒办法》共18条,主要包括6个方面内容:
一是明确依据原则。《惩戒办法》第一条明确了制定依据,第二条明确应当遵循依法认定、过惩相当、动态管理原则;
二是确定惩戒对象。《惩戒办法》第三条至第四条确定惩戒对象范围和认定标准;
三是细化惩戒措施。《惩戒办法》第五条至第八条规定了金融、电信网络和信用惩戒的具体措施,明确了适用信用惩戒、纳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条件,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相关惩戒措施进行细化;
四是采取分级惩戒。《惩戒办法》第九条至第十条明确,对不同惩戒对象分别设置2年或3年的惩戒时限,对惩戒期限内多次纳入惩戒名单的,连续执行惩戒期限不得超过5年,同时对不同惩戒对象适用的惩戒措施作出区分,充分体现惩戒的适度性;
五是规范惩戒程序。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规范审核认定、惩戒告知、惩戒执行的具体程序,健全完善了联合惩戒工作机制;
六是设置申诉程序。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明确申诉、受理、核查、反馈、解除的程序和时限,充分保障被惩戒对象的合法权益。
来源:公安部刑侦局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加强战略规划和组织管理,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能力,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建设数字金融服务生态,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实融合等“五篇大文章”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营造高效安全的支付环境,培育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加强数字金融相关新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强化数字金融风险防范,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加强数字金融业务监管,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
据新华社11月28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包括放宽数字领域市场准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动电信、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鼓励外商扩大数字领域投资等。意见要求,加强多渠道支持保障。加强数字技术研发支持,促进成果转化及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数字贸易领域。
来源:中国政府网
● 美国启动黑客合作项目以加强水务网络安全
美国启动了一个名为Franklin的项目,旨在通过黑客的帮助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六家不同州的水务公司允许专家访问其IT系统,以识别漏洞并提出解决方案。该项目在DEF CON会议上启动,由芝加哥大学和国家农村水协会(NRWA)合作实施。专家们审查了多个州的水务公司的防御措施,找出弱点并向这些公司传授知识。项目总监Paul Chang指出,水务行业因供应商众多而复杂,全国约有50,000家供应商,每个供应商都使用自己的IT解决方案。该项目的志愿者与公司技术专家合作,帮助调整系统以应对网络威胁。NRWA指出,美国约91%的供水系统为人口不足10,000人的小型社区提供服务,这使得它们特别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新计划将为此类公司提供评估和预防威胁的工具。
来源:SecurityLab
● 澳大利亚《网络安全法》加强网络防御,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澳大利亚议会颁布了一项重要网络安全法案,旨在增强国家网络防御和恢复能力,保护关键基础设施。该法案包括《2024年网络安全法》、《2024年情报服务和其他立法修正案(网络安全)法》及《2024年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其他立法修正案(增强响应和预防)法》。法案强制执行智能设备的安全标准,并要求企业报告勒索软件和网络勒索事件,以增强政府对网络威胁的应对能力。网络事件报告义务适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组织和年营业额超过300万澳元的私营部门,未按规定报告的将面临高额罚款。此外,法案通过“有限使用”义务保护信息共享,确保向政府机构提供的网络事件数据不会用于监管或执法行动,减少企业披露信息时的法律风险。此举将提升澳大利亚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整体能力,促进国内外合作应对新兴网络风险。
来源:Industrial Cyber
● 英国启动新的网络事件响应能力以支持盟友应对攻击
英国政府宣布将启动新的网络事件响应能力(CIRC),旨在帮助遭受网络攻击的伙伴国家,特别是那些面临关键基础设施攻击的国家。该能力通过北约虚拟网络事件支持能力向盟国提供服务,最初是在应对伊朗对阿尔巴尼亚的网络攻击后启动的,并将扩展到非北约国家。英国政府将与中国保监会合作,联合英国公共与私营部门,为相关国家提供技术援助。该项目的预算为100万英镑(约130万美元),资金来自英国的综合安全基金。CIRC项目的核心目标是为遭受重大网络攻击的国家提供快速响应,帮助他们进行取证分析、清除攻击者并修复系统。英国外交部指出,俄罗斯的网络攻击已对西方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英国政府部长帕特·麦克法登在伦敦的北约网络防御会议上强调,俄罗斯的网络行动可能会影响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
来源:The Record
● 澳大利亚更新网络安全治理原则以应对新威胁
澳大利亚公司董事协会(AICD)和网络安全合作研究中心(CSCRC)对《网络安全治理原则》进行了重要更新,以应对新兴的网络威胁和监管需求。新版原则涵盖了数字供应链风险、数据治理以及有效的网络事件响应和恢复等新问题,反映了自2022年首次发布以来网络安全治理和新兴网络威胁的发展。更新内容包括建议组织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战略、评估外部服务提供商、识别关键数据和访问控制、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等。此外,强调了建立网络弹性文化、实施强制性培训和网络钓鱼测试的重要性。更新的原则还强调了在复杂的数字生态系统中,第三方关系可能带来的网络风险,以及数据治理的重要性。这些更新旨在帮助澳大利亚组织和社区在数字世界中更安全。
来源:IndustrialCyber
● 俄罗斯汽车网络安全试点项目即将启动
俄罗斯JSC GLONASS宣布,将于2025年1月启动汽车网络安全试点项目,合作方包括FSUE NAMI和NPP Gamma,得到工贸部与交通运输部支持。项目目标是识别并消除汽车中的网络安全漏洞,验证最新应对机制的有效性。德米特洛夫斯基测试场将作为主要测试平台,初期将使用配备GLONASS SIM卡的四辆汽车进行数据传输测试,预计实施周期为七个月。JSC GLONASS总经理阿列克谢·雷克维奇指出,现代汽车如同“车轮上的计算机”,亟需应对网络威胁。此外,进口车辆的远程信息处理控制单元(TCU)使用外国运营商网络配置,存在跨境数据传输风险,数据类型和数量缺乏透明性。数字发展部副部长德米特里·乌格尼文科强调,远程信息单元的不透明接入可能带来严重安全后果,需加强法律监管。目前,俄罗斯市场汽车网络安全保护不足,而西方制造商已在操作系统层面提供全方位防护。网络安全系统的成本将使汽车价格上升3%至6%。预计高科技汽车如Evolute电动车等将率先采用,占市场份额5%-7%。市场预测2024年销量可达150万辆。
来源:SecurityLab
● 全球最大线上博彩服务商IGT遭勒索攻击,关键系统紧急下线
国际游戏科技公司(IGT)近期遭遇到一起网络攻击事件,并立即启动了事件响应程序。IGT是全球领先的博彩技术供应商,主要生产老虎机等博彩设备。根据IGT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说明,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了该公司部分系统的访问权限,导致其内部信息技术系统和应用程序出现中断。公司在发现问题后迅速激活了网络安全事件响应计划,并在外部顾问的支持下展开调查,以评估和修复未经授权的活动。同时,公司主动使部分受影响系统离线以加强保护。虽然IGT尚未确定此次网络攻击的完整影响范围,但已开始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并实施业务连续性计划,以减轻服务中断带来的影响。
来源:securityaff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