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7周安全周报 | 本周安全要闻速览

发布时间:2024-09-15 发布人:z

●   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通知》结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协同建设为重点方向,提出了“1统筹6协调”等7方面主要工作,即全国统筹布局、跨区域协调、跨网络协调、跨行业协调,发展与绿色协调、发展与安全协调、跨部门政策协调等。明确提出要从三方面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1、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2、增强跨行业安全服务赋能。3、增强信息基础设施稳定安全运行能力。

来源:工信微报

 

●   2024年北京地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检查工作启动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检查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水平,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结合工作职责,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与数据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情况、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落实情况、数据安全保护落实情况、个人信息保护及安全隐患工作情况、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情况,以及车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定级备案管理情况。

来源:北京通信业

 

●   国家网信办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 (2023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梳理总结2023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发展情况,开展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编制形成《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信息化肩负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2023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当前,信息化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跃升的新阶段,不断开辟新赛道,打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信息化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有力驱动着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极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报告》提出,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先行。2024年,要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信息化发展作出的新部署新任务新要求,切实把信息化工作融入到改革发展大局中,扎实推动相关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一是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增强信息化发展关键能力;二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三是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深化信息惠民为民服务;四是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加快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聚焦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断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

来源:网信中国

 

●   密歇根州EGLE推出水处理运营商网络安全战略

 


 

密歇根州环境、大湖和能源部(EGLE)近日推出了一项针对饮用水和废水处理厂运营商的全面网络安全战略,以强化其网络安全准备和响应能力。EGLE与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合作,提供资源帮助运营商审查内部流程和系统,应对线上线下威胁。EGLE还与密歇根州网络指挥中心(MC3)、密歇根州警察局和密歇根州技术、管理和预算部(DTMB)合作,提供安全意识培训、教育资源和在线技术指南库。运营商被要求制定包括网络安全最佳实践在内的应急响应计划,更改默认密码为复杂独特的16字符密码,实施多因素身份验证,应用最新安全补丁,持续监控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以及教育员工防范网络钓鱼和社会工程攻击。此外,EGLE建议定期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聘请专家进行全面评估,以识别潜在漏洞。这一战略的推出,是在EPA发现超过70%的饮用水系统违反了《安全饮用水法案》基本要求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水务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来源:industrialcyber

 

●   欧盟将开放签署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人工智能公约

 

 

欧洲委员会人权组织宣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人工智能协议将于9月5日开放签署,参与国包括欧盟成员国、美国和英国。这份经过多年筹备的人工智能公约旨在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促进负责任的创新。该公约由独立于欧盟的国际组织——欧洲委员会主导制定,于今年5月在57个国家的讨论中通过,主要关注保护受人工智能系统影响的人的人权。英国司法部长沙巴娜·马哈茂德强调,这一公约是确保新技术在不侵蚀人权和法治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得以利用的重要一步。签署国可以选择采取立法、行政或其他措施来实施条款。值得注意的是,这份人工智能公约与上个月生效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有所不同。欧盟的法案对人工智能系统在欧盟内部市场的开发、部署和使用进行了全面规定,而此次的国际公约更侧重于人权保护。这份国际人工智能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全球在人工智能治理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其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来源:U.S.News

 

●   印度尼西亚计划成立第四军种:网络防御军

 

 

印度尼西亚政府计划建立一个专门负责网络防御的第四军种。总统佐科·维多多下令启动该计划,国家武装部队指挥官阿古斯·苏比扬托将军在与众议院的一次会议中确认了这一消息。新军种将补充现有的高度依赖人力资源的网络单位。新网络安全机构的框架将涉及整合每个军种的中心以及所有主要武装部队总部。招募对象将包括平民,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这一举措是在2024年7月印度尼西亚遭受最大规模网络攻击后,政府官员和网络安全专家评估后做出的,目的是使印尼的防御资产适应不断演变的“网络战争”,进一步保护国家经济。此前,印尼与美国国防部签署了一项双边国防协议,以提高该国在网络领域的竞争力。该合作伙伴关系允许进行与网络空间相关的持续能力提升项目,并探索未来工具和目标的额外应用。

来源:TheDefensePost

 

 ●   美国商务部加强关键技术出口管制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宣布实施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以保护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根据新发布的临时最终规则,量子计算产品、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栅极全场效应晶体管技术以及增材制造产品等关键和新兴技术将受到全球出口管制。这些措施旨在防止这些技术被美国对手用于军事目的,威胁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美国商务部强调,这些控制措施是在与国际合作伙伴达成广泛技术协议的基础上实施的。此外,为了促进与合作伙伴的技术合作,局方在规则中设立了例外情况,允许在无需出口许可证的情况下向特定国家出口和再出口相关产品。目前,符合条件的目的地包括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已实施同等技术管制的国家。

来源:ExecutiveGov

 

●   澳大利亚政府发布自愿性AI安全标准

 

 

澳洲工业、科学和资源部(DISR)发布了自愿性AI安全标准。DISR强调,该标准为组织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实践,以确保安全和负责任地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该标准为政府考虑强制性护栏选项时的未来立法设定了预期,它还为组织提供了AI治理和道德实践的最佳范本,从而为他们提供了竞争优势。数据显示,采用AI和自动化预计将为澳大利亚带来1700亿至6000亿美元的GDP。首个自愿性AI安全标准将为澳大利亚提高AI的安全性、质量和可靠性带来长期利益。它将支持更广泛地使用AI产品和服务、增加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机会。一个坚实的监管框架对确保澳大利亚为AI带来的转型做好准备至关重要,这可以通过紧急引入拟议的强制性护栏来实现。该标准由10个自愿性护栏组成,适用于整个AI供应链中的所有组织。还包含了实例,以演示组织如何在不同的AI使用案例中应用防护机制。

来源: 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   白帽黑客行为应受保护!这个国家总理宣布将修改法律

 

 

南欧国家马耳他总理Robert Abela宣布,计划对现有法律进行更新,以保护并规范“白帽”道德黑客的行为。马耳他数字创新局已经起草了相关的法规草案。内阁将于9月10日进行讨论,若获通过,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Abela表示,这些新法规将明确界定道德黑客的行为标准,确保此类行为不会演变为“随心所欲的行为”。同时,法规还将明确白帽黑客在发现漏洞后可以要求并获得的奖励标准。

来源:Lovin Malt

 

●   韩国举办国际峰会探讨军事领域人工智能使用规范
 

韩国首尔召开了一场为期两天的国际峰会,旨在为军事领域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AI)制定指导性蓝图。超过90个国家,包括美国和中国,派遣政府代表参加此次峰会。峰会讨论了确保AI军事应用遵守国际法的法律审查,以及防止自主武器在未经适当人类监督的情况下做出生死决策的机制。韩国国防部长金永玄在开幕致辞中提到,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作战能力,但也存在滥用的风险。峰会希望建立行动蓝图,确立军事AI使用的最低保障措施,并提出负责任使用的原则。尽管峰会的成果可能缺乏法律约束力,但其目标是成为更详细地界定军事领域AI使用边界的尝试。

来源:网空闲话plus